大会新闻
CICC News
2020信息通信大会前沿技术报告会正式召开 时间: 2020-12-05

124日下午,第三届中国信息通信大会前沿技术报告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来自诸多高校和企业的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通信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四川省通信学会、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承办。

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教授主持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致辞,报告会邀请学会会士、知名专家学者国内高校及企业代表等位专家学者围绕5G产业与应用、工业互联网、新型信息消费等热点领域做主题报告,就我国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


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

欧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梁应敞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面向6G的智能共生网络的开场报告。随着网络算力不断增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无线网络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共生受到了广泛关注,报告从该主题入手,系统探讨了潜在的面向6G的智能共生网络架构和有关关键技术,展示了人工智能与6G结合的良好前景。

欧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梁应敞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专职常委,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CCSA TC3主席赵慧玲,做了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热点及行业标准的主题报告。指出了信息通信网络的技术热点及趋势,包括网络边片、算力网络、网络AI、云网融合、SD-WAN和网络2030等,分析相关技术难点,阐述相关标准化状况。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专职常委,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CCSA TC3主席赵慧玲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胡坚波总工程师,就全球互联网网络架构演进及发展趋势展开报告,结合全球互联网流量从集中向分散、从南北向东西演进,针对网络互联架构,概括全球网络互联格局从层级连接向扁平互联演变的历程,重点围绕网络交换中心,剖析其推动架构变革的深层要素。随着“5G+云计算加快发展,结合网络云化、虚拟化、智能化、容器化等创新技术,研判全球互联网向云网边协同发展趋势。最后,基于中国信通院全球互联网网络感知平台监测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全球互联网演进和重点国家网络地位变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

美国高通公司技术标准高级总监李做了“5G C-V2X赋能智能网联汽车”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介绍了车联网发展的背景和存在的挑战,随后介绍了基于5G的蜂窝智能车联网的技术和标准化进展,包括基于距离的组播通信、半持续调度等。

美国高通公司技术标准高级总监李

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做了窃听不动,量子直通!量子直接通信原理与进展的主题报告,介绍量子直接通信的原理和进展情况,之后依次详细介绍了所提的利用量子态直接传输信息的方式,量子直接通信的原理验证实验,龙教授课题组解决量子直接通信的安全定量分析、高损编码理论和无量子存储协议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量子直接通信样机。

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

北京邮电大学陶小峰教授,做了“对于6G需求的初步考虑”的主题报告。相比5G,6G在应用场景上预期更加广阔,可服务于工业互联网中的确定性通信、超高容量的全息通信以及提供无所不在的泛在接入等。基于前述需求,报告对相应的关键支撑技术做了介绍,包括边缘计算、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等。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陶小峰

电子科技大学杨鲲教授,做了“未来无线网络中的能量自持续”的主题报告。随着无线网络规模的日益庞大,随之带来的高能耗问题一方面导致网络所有者成本增加,同时难以满足部分终端低功耗、长期在线的通信需求。为此,该报告提出在未来无线网络中利用能量自持续技术,实现终端等通信设备从环境无线信号中进行能量获取。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杨鲲

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做了意图驱动的6G智简网络资源管控的主题报告。报告以6G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背景,探讨了 “意图驱动6G智简通信网络理论和关键技术挑战,并针对网络资源管控问题进行探讨,重点介绍面向太赫兹通信的资源管理方法、AI赋能的无线资源智能管控技术等。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海君

与会专家们分别就各自的研究方向,多维度全方面介绍了5G产业与应用、工业互联网、新型信息消费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开发应用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对5G6G的设想与预期成果并与现场参会听众进行了热烈交流,会议气氛严肃而又活泼,大家一致表现出了我国5G建设和6G引领的热切期待与坚定信心。

 

中国通信学会
邮箱:cicc@china-cic.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5层
联系我们
参会报名: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通信学会 技术支持:北京资旗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right © 2014-2018 中国通信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0733号